捷途购车连续踩“坑”: 揭秘购车时那些最经典的陷阱
- 2025-07-27 12:49:16
- 120
2025年7月23日,肖先生向《车舞飞扬》打来投诉电话,称自己的父亲在购车过程中遭遇了一连串的“陷阱”。
6月26日,肖先生的父亲在攀枝花瑞途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购买了一辆捷途X70 Plus,落地价为12万。购车后过了几天,肖先生的父亲才将此事告知肖先生。从肖先生父亲提供的《汽车销售合同》后,我们发现了很多不对劲的地方。
首先,这份《汽车销售合同》仅标注了车型系列名称,没有写明车辆配置、车架号等关键具体信息。其次,购车完成后,商家并未提供发票、收据等重要凭证。再者,合同中约定,肖先生父亲的旧车归公司所有,新车以12万的价格成交,且包含牌照、税费和保险费用,其中首付4万,贷款8万。这种“包落地价”的方式,使得各项费用的具体构成变得模糊不清。之后,肖先生向工作人员索要汽车配置清单,对方却以该车是厂家福利车型为由,表示没有配置清单。
不仅如此,肖先生还发现了贷款形式存在猫腻。肖先生父亲签订的并非普通的按揭贷款,而是汽车融资租赁。这也就意味着,在贷款全部还清之前,车辆的归属权并不属于用户,一旦出现拖欠还款的情况,车辆就会被收回,而此前所还的款项也相当于租车费用。截至目前,肖先生的父亲已经遭遇了购车过程中的两个大“陷阱”。节目中,主持人提醒肖先生,要赶紧确认其父亲购买的保险是否为“统筹车险”。这类保险价格或许较低,但在赔付环节会麻烦不断,加之车辆还涉及融资租赁,一旦发生事故,很可能会造成经济损失。
在购车过程中,消费者常常因为缺乏经验,或者贪图小便宜,而落入商家精心设计的“陷阱”。其中最典型的三大“陷阱”:
1.购车时的“包落地价”:采用这种方式,消费者很难知晓车辆的具体配置以及配置是否为最新,相关权益缺乏保障。
2.汽车融资租赁:一些商家打着零首付、以租代购的旗号来哄骗消费者,声称车贷可以慢慢偿还。但实际上,只要出现逾期还款的情况,代收公司直接将车收走,没有任何回旋的余地。
3.统筹车险:通常情况下,保险公司会以价格便宜为诱饵,吸引消费者购买。这类保险的合同中往往不包含“车险”二字,而且在理赔时,由于缺乏监管,理赔流程复杂,还可能引发纠纷,无法像正规车险那样受到法律的保护。
肖先生的案例,给所有消费者敲响了警钟:购车时一定要远离“包落地价”,明确各项费用的具体情况;要仔细核实贷款形式,避免陷入融资租赁的陷阱,要确认保险类型,选择正规的车险;最重要的是,务必索要并仔细核对所有合同和票据,进行大额消费时,最好有懂行的人或亲属陪同,避免因一时的“糊涂”而掉入“陷阱”。
- 上一篇:日本居民凌晨点排队买米
- 下一篇:后情侣月入万每月只花